年過40的人大概還經歷過台灣有”工廠”的階段, 不論是父母或自己與朋友的打工... 20幾年前, “工廠”還是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名詞, 有些同學國中畢業, 可能不適合升學或家境因素, 就到工廠工作, 過著"規律而認份"的生活~現在鮮少聽到國中畢業進入工廠, 比較多的是”中輟”, 後面接著的大多是”吸毒””暴力討債””援交”……
家庭結構改變, 知識普及後, 為何感到人們更沉淪呢? 社會階層較不理想的父母, 似乎也不像上一輩的許多人期盼自己的孩子從學習中自我提升; 相反的, 因為孩子少, 不管任何階層(除了某些暴力家庭外), 幾乎對孩子都是予取予求. 給他們一台能上網的電腦, 就可以完全擺脫所謂的”教養陪伴”時間. 久而久之, 孩子無法教養, 父母親兩手一攤沒轍.
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 當然也有高階層家庭的孩子殊途同歸, 只是比例上不同而已. 小學老師需要給孩子的可能不只”知識”, 還要給孩子”夢想”. 平均來說, 老師和孩子相處時間可能比大多數家長多, 如果可以在平時擴充孩子的格局, 也許還能讓孩子對自己的未來有期望. 這些”豐衣足食”世代的孩子, 常常也是學習動機較弱的孩子. 有線上遊戲可玩, 如果再有一隻手機, 他們認為人生已經夠美滿~等將來再年長些, 才發現自己一無所長, 但欲望無窮時, 往往衍生更複雜的社會問題.
現在年輕世代有些怪象, 可以借貸典當渡日, 但不能沒有手機3G吃到飽. 抱怨懷才不遇, 而讓父母供養的也為數不少. 歸到問題的起點和終點, 看起來只要父母活的越久, 需要承擔的後果就越大. 是養子女不划算, 還是錯過了把孩子養好的時機呢? 當聽到有人說”養小孩不如養狗”, 其實真的無法”茍”同呢! 只是教養小孩真的要非常用心, 孩子就不會讓父母失望. 在今天許多家長完全把教育責任丟給學校之際, 期盼更多好老師扮演人師的角色, 引導孩子對未來有夢, 也許這份動力可以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他們更大的能量!
留言列表